项目大全
主页 > 鼻部中心 > 鼻尖整形 >

鼻尖的整形设计与术式

鼻尖整形的必要性:谁掌握了鼻尖技术,谁就掌握鼻整形技术。


鼻整形手术的理念和原则:填充该填充的,去除该去除的!宽的缩窄,窄的加宽,低的加高,高的削低,短的延长,长的缩短,合理利用光线对比,明暗对比,落差对比。


鼻部位于面部的中央,呈三维锥体,鼻端呈多重的对称曲线,鼻子的大小对整个面部轮廓的和谐性至关重要。鼻尖的形态、轮廓及其完整性在外鼻整体的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鼻尖的轮廓是否自然、匀称、清晰和柔和,其高度、曲率、大小是否符合美学标准及与鼻部的其他结构是否协调,鼻尖的形状必须与鼻子各部分和谐一致。鼻尖鼻翼的整形正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鼻尖畸形多系先天性,有家族遗传倾向,也见于后天性原因如外伤、感染、肿瘤切除所致的缺损等。鼻尖肥大、圆钝、低平,鼻尖过高、鹰钩鼻、鼻尖隐裂等均需进行美容整形。


鼻尖由两侧鼻翼软骨内侧脚及鼻尖部软组织组成。东方人种鼻尖的皮肤、皮下组织肥厚,软骨欠发达,鼻尖呈单一峰状突起,而高加索人种则软骨发达,皮肤较薄,鼻软骨可清晰看见,呈双峰状突起。鼻尖的形态呈现上、下对称的两个三角形。


鼻尖区一般以两侧鼻尖的连线为界分为上下两个小叶,上小叶上接鼻背,下小叶下接鼻小柱,两侧与鼻翼相连;其表面形态的维持依赖于内部鼻翼软骨的支撑,鼻翼软骨的中脚转折处形成鼻尖;而鼻翼软骨的内侧角起始点在鼻尖-鼻小柱转折处,继续向下、外、后延伸;鼻翼软骨的外侧脚则自鼻尖处向上、向外分开,与鼻背交界处最为薄弱,仅有几条薄韧带相连。


从鼻底部观察,可见鼻尖下小叶及与其相连的鼻小柱,鼻尖下小叶两侧与软三角区相连,并由两侧向中部靠拢,最窄处延续为鼻小柱;鼻小柱的支撑为鼻翼软骨的内侧角,鼻翼软骨内侧角向下、向后、向外延伸,形成鼻小柱基底部。软三角的外侧为鼻翼,呈拱形向内弯曲,与上唇皮肤相接处有一个三角形的平台相延续。鼻孔的顶端为鼻翼软骨中脚形成的穹窿,正对鼻尖。在三维结构上,鼻尖为一“双顶伞状”结构。


鼻尖部皮肤是鼻部皮肤最厚处,富含皮脂腺,韧性强,但变形能力差。鼻尖部皮肤至软骨支架之间的皮下组织拥有4层结构:皮下浅脂肪层、纤维肌肉层、深部脂肪层及软骨膜。纤维肌层包括鼻部SMAS ,与分布于整个面部的SMAS层相延续。手术或创伤不慎分割开SMAS层将导致其两侧收缩,从而暴露更深层的软骨复合组织并通过瘢痕和直接与真皮接触的浅表脂肪层粘连。


鼻尖血供的意义


1、手术分离层次应该在肌肉纤维下软骨膜上。

2、鼻尖综合整形切除鼻翼基底时不应该伤及侧鼻动脉。

3、手术后固定(铝夹板或皮钉)不能压迫侧鼻动脉。


鼻尖部皮瓣的修整


鼻尖圆钝伴肥厚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鼻尖部皮瓣的修整和支架结构的塑形。鼻尖部皮瓣修整的目的是使深层的软骨复合组织通过瘢痕直接与浅表脂肪层粘连。从而凸显出内部支撑结构的形状。当然,切除部分SMAS层及深部脂肪组织,也可以进一步缩小鼻尖部的体积。皮瓣的修剪应谨慎小心。过薄有损于血运,过厚效果不明显。应在术中反复观察,才能达到目的。


内侧脚缝合


穹窿贯穿缝合


穹窿间缝合


贯穿穹隆缝合结合穹隆间缝合,可以使鼻尖的高度抬高,直接加长了内侧脚的长度,间接的改变了外侧脚的长度,根据三脚架模型,会使鼻尖在术中即出现头侧旋转。


软骨切除


切除大翼软骨头侧目的一个是让鼻尖上旋,一个是让鼻尖变小变尖,鼻尖表现点的距离拉近,如果患者鼻头皮肤较薄,术后马上就有效果。其作用的机理是愈合后的瘢痕挛缩。


鼻尖移植物


将头侧切下的软骨植入内侧脚之间,并缝合。


把Strut Graft缝到两个大翼软骨内侧脚之间


鼻尖用Shield Graft可以从正面得到两个鼻尖表现点,最下方的尖点;从侧面可以得到一个好看的鼻小柱Break。


自体软骨“帽子”覆盖移植鼻尖整形术